Index |CV/Biograph|Works|Qiuzhuang Project|Diary|Criticism|Event|Contact|Links

 

Login
Username:
Password:
 




<<  [1] [2] >>
《木·工》   | Date:2012-10-16 |   From:iamlimu.org
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
文/顾灵
《考工记》云:知得创物,巧者述之守之,世谓之工。百工之事,皆圣人之作也。烁金以为刃,凝土以为器,作车以行陆,作舟行水,此皆圣人之所作也。天有时,地有气,材有美,工有巧,合此四者,然后可以为良。材美工巧,然而不良,则不时,不得地气也。……攻木之工:轮、舆、弓、庐、匠、车、梓;……

艺术之始,为工艺;博物之美,为工艺。自古工匠利其器,推其理,极思智手巧,治物以齐心。时光运转,变化不过天时地气,材美工巧者。今组织四人,自成组织,自建工坊,学以识,玩以趣,声色俱闻以动。合为艺术,实作工艺,考今时之工以辩今时之思。

未命题访谈——何雨/李牧   | Date:2012-05-23 |   From:iamlimu.org
何雨(H):你做的很多作品都有一种傻气,比如《行者》,在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的电梯上不断逆人流行走;《礼物》,每个月给一个陌生人寄一份匿名的礼物;还有《陌生》,尝试演奏五种从来没有碰过的乐器。

李牧(L):我希望我一辈子都有这种傻气,甚至是稚嫩的。人在成熟之后容易用经验做事情,而稚嫩时会特别认真地去面对每一件事情,观察每一个细节,稚嫩时往往能把事情做的更好。

H:你做作品时更多出于一种直觉,还是事先的计划?

李牧访谈:没有方向也是一种状态   | Date:2012-05-02 |   From:iamlimu.org
采访时间:2011年10月29日下午 
 采访地点:今日美术馆1号馆东南侧德咖啡厅  采访记者:段子迎

记者(以下简称“记”):您有一件作品是《礼物》,就是匿名给一个人不断地送礼物,为什么想设定成匿名?

李牧(以下简称“李”):我是故意这么做的。做这个作品的时候是2009年,当时我没有什么展览,但是想创作,可交流的人特别少,很偶然地捡到一张名片,想做点什么。就寄个礼物吧,寄了一年,每次一件礼物一封信。我用快递寄,就知道对方收到了。我当时也想知道对方有什么反应,但我还是坚持匿名,我不希望他找过来。不知道对方是谁,长什么样子,会有想象的空间。

访李牧:艺术的限制在哪里   | Date:2012-01-10 |   From:iamlimu.org
记者  朱永安

  “果然,北京比上海要冷多了。傍晚出了美术馆,又冷又饿,路边找了个餐馆,点了一个回锅肉,一个油麦菜,一碗米饭,填饱肚子了事。做艺术本来很简单,可是做着做着就会和名利联系起来了……”

  10月30日至11月13日,“瑞信·2011今日艺术奖”入围展在今日美术馆举办,从2010年起,这个由今日美术馆推出的常设奖项“每年将颁发给一位有持久的创作力、敢于挑战艺术传统定义、对视觉艺术和当代文化有创造性启发和拓展的艺术家”。陈界仁、刘韡、汪建伟(微博)、李牧等6位艺术家入围此次奖项。

回答《今日艺术。大家》的关于策展人的问题   | Date:2012-01-10 |   From:iamlimu.org
艺术家需要策展人吗?
需要。面对一个好策展人就像面对镜子,我可以更客观的看清楚自己。
 
你的个展会请策展人策划吗?
我需要真正了解我的创作的策展人来策划我的个展,和我并肩作战。

<<  [1] [2] >>

© iamlimu.org 2011